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上了一课 (第3/7页)
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嘉庆年制”、“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一般写法和真款相比相差甚远,而且款一般比较小点。 此外这一时期私家堂名款也很盛行,比如著名的是“慎德堂”、“退思堂”、“立本堂”、“嘉乐堂”、“嘉阳堂”、“庆宜堂”、“直善堂”、“乐静堂”、“浩然堂”、“履信堂”、“聚庆堂”、“珠林堂”、“惜阳堂”等。堂名款一般都是楷书,而且往往比较工整精致。 另外常见的就是当时流行的花押款了,比如寿桃,花草以及其它吉祥图案,例如用一只笔和一锭元宝象征的必定如意就是当时常用的花押款之一。和以上这些都不同,这只盘的款是楷书的“大清道光年制”款,款遒劲有力,相当工整。楷书的“大清道光年制”款是相当罕见的,不过这只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这只盘是一只折腰青花淡描花卉盘。这种纹饰是典型的官窑纹饰,而这只盘的纹饰工整、画工流畅、笔触细腻,明显是相当有功力又熟悉这种图案的御窑画工画的。此外这个盘的形制、尺寸、修脚也都符合官窑的特征,初步判断应该是官窑。 不过这类官窑基本上都是斗彩,而且从这只盘淡描的画法和图案的留白来看,应该是为了要制作成斗彩盘的。这只盘的图案已经完成,并且入窑烧制好了。一般来说,瓷器在这道工序完成以后已经算完成了大半了,实在没有理由不上彩的。 那么为什么这只盘已经在青花图案画好,入窑烧制好了以后没有上彩最终完成呢?这是和官窑生产的严格密不可分的。柳亦辰当时认为基本的原因有两个: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