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宝鉴_第四百七十五章 上了一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上了一课 (第2/7页)

是织的一个环节,描述了染丝的工艺流程。“丝成练熟时”,就是把丝捣练出来。“万缕银光皎”,指很多丝纠缠在一起,如同银色的月光。

    “因为五色形”,是指染丝。“曾费葛仙老。奇方自圣传,不继何人晓。染得色鲜明,多是天工巧。”这是一首御制诗,也就是皇帝写的诗,诗下面的印章是“雅玩”。

    耕织图有很多画片,比如在耕图中,从犁地开始,播种、除苗、丰收、刈麦等全过程都有。在织的部分,如何养蚕、喂蚕、蚕的吐丝、缫丝、染色、织布,也是全过程都有,这个画片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这种瓷杯在当年都是成套出现的,与其他的耕织图组合在一起。这个瓷杯只表现了其中一段画片,画工很精致,在当时这些东西都是皇家用具。柳亦辰之所以将这件薄胎瓷杯拿出来就是想告诉这个人真正的官窑是什么样子,而且这件薄胎瓷杯和他拿来的那件吉祥双清盘都是同一时期。

    说到这里柳亦辰又给他们分享了一个他以前做鉴宝活动时遇到的事情,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也是蛮有意思。当时有一位鉴宝人拿了一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盘,这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盘柳亦辰看完之后也是感觉非常有趣。

    之所以说它有趣那是因为这只盘的款极为少见。一般来说,道光款比较常见的有几种,一种是六字篆书款的 “大清道光年制”,官窑民窑都有,官窑的比较工整,民窑的一般比较粗糙些,但是也有的写的和官窑一样工整。还有一种是四字楷书款的“道光年制”,也是工整的和潦草的都有。

    这一时期的瓷器还有不少是仿前代款识,比如“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