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天下第一哲学》(五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第一哲学》(五十二) (第4/5页)

纷嚣一不与我事,何伤于存诚养志!

    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夫入他人之庭,不见其人可止也,艮其背至近于人也,然且不见,以其上下无应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学者必时其动静,则其道乃不蔽昧而明白。今人从学之久,不见进长,正以莫识动静,见他人扰扰,非关己事而所修亦废。由圣学观之,冥冥悠悠,以是终身,谓之光明可乎?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动静不失其时,是时措之宜也,集义也,集义久则自有光明。静则无见,必动乃见。其道光明,以其本之光明,故其发也光明。’

    易言‘光明’者,多艮之象,着则明之义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位,所安之分也。如‘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zWWx.org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腓,体之随也,不能禁其趾而徒止其腓,腓所未听,故心不能快。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一身而动止中列,危至薰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