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德国人要逆天 (第3/4页)
进入了新世纪,c75客机依旧会是支线客机的技术领导者。 计划书的结尾到是气势磅礴,口气大得吓人,把梁远看得j" />神一震。 c75支线客机分为两个型号,c75100型和c75200型,100型预计在1993年秋季进行首飞,1995年底交付首订用户使用,200型预计在1994年首飞,1996年交付首订用户使用。 在文字的下边是一个c75飞机的三视图和项目的简略时间轴,上边标注着1985年c75项目正式立项,预计在90年夏季完成所有的技术验证,正式锁定设计,然后在91年初开始制造第一个c75客机的零部件。 看起来倒是没什么特别的,看着眼前这份长达10年的客机开发计划单,想想自己穿越前共和国搞的国产支线客机arj21,从2002年立项,虽说在梁远穿前依旧没有交付,但仔细算起也就是十年出头,以共和国的工业基础来说arj21做得还算不错。 当然当初商飞的某些人为了屁股下的椅子或是脑袋上的官帽子吹牛皮,非得说arj21客机在2007年交付使用,纯粹是自寻死路,挨骂是彻底的活该。 脑袋里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梁远把手中的计划书又翻开了一页。 计划书第二张的内容也不算多,除了六副100型和200型客机的分级座舱详细示意图之外,还有飞机的航程、最大起飞重量、最大无油质量等数据。 不过等梁远把第二张纸看完之后,整个人就再也淡定不起来了,作为一个关心共和**事的资深军迷,别的不提,通过飞机的关键数据,辨别一架飞机的好坏和设计目的还是能分辨出来的,当梁远大略看完计划书所罗列的数据之后,德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