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设计 (第4/6页)
海航行的缺陷,但整体而言还是符合当前的需要,毕竟世界上没有完美之物…… 战船是专为作战而设计制造的,龟船同样如此,赵昺的改造同样要在保证战船具有较好的适航性能、cao纵性能和较高的速度的同时,保证龟船自身具有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才能算是成功。 蒙古人是马上得天下,崇尚进攻和擅于近战是他们最大的优势。而宋军最为擅长的防守反击,首先凭借高墙壁垒和如林的长枪,密如猬刺的箭雨挡住敌军的进攻,然后再考虑对敌进行反击。这在陆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时代,水军还只是一个辅助兵种,不可避免的受到陆军的作战思想的影响。 龟船的基本设计初衷正是为避免当今水战中盛行的接舷战的作战方式,不以敌进行面对面的白刃战,而是最大幅度的发挥远程火器优势,打乱敌人的进攻阵型,再利用撞角击伤击沉敌舰。赵昺就是要在保持这种设计思路下进行保持和创新,以免将龟船移植到这个时代而水土不服。 在防护力上多桨船舷板采用的是搭接方式制造,从龙骨到舷侧有船板十四行,一到十行是两层船板叠合,十一到十三行是三层船板叠合,三层总厚度达到十八厘米,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厚,最多可达六层。而龟船虽然采用朝鲜人发明的嵌接法施工技术,也只使其舷板总厚度达到四寸,约合十二厘米,但即使是这种厚实程度,也使得日军的火枪大铳,全完无法射船龟船的船体。 从中可以看出多桨船的舷板要比龟船原型厚实很多,可最原始的火枪大铳的威力也要比现代的弓弩大得多,多桨船即使不再进行加固的状态下也足以抵御现今的弓矢。而赵昺清楚事实上,在开花弹发明之前,十八、十九世纪的火炮在轰击木质战舰时也很难击沉敌舰,但在宋元交替之际还有真正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