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如履薄冰 (第4/5页)
制与强大实力,总能够扭转过来。 偏偏中国积贫积弱已久!宪政改良作为中国摆脱桎梏、奋发图强的一种方法,实际上并没有试验的余地,更没有失败后再来的豁达。因为民众和精英对于宪政的期望很高,对于改造国体,改良行政的愿望很迫切,他们没有林广宇凭空多出100的见识,他们只知道英国经验如何,日本经验如何却不知道这两个国家无论在条件、基础还是环境上都是与中国不同的。特别是中国这个巨大的规模和相对程度上新式人才的匮乏更造就了自我变革的困难。 这是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不足,要想凭藉远见卓识加以弥补,其代价亦远非人可知。而且,更令人痛苦的是,有时候上位者明明知道采用何种方式是最适宜的,偏偏因为反对力量的强大而失之交臂,戌戌年的旧事就是如此令人扼腕叹息。 是故,每一样大政的颁行,林广宇都需亲自过目,甚至对各省议局议事厅的建筑也提出统一要求:“其新建议事大厅宜仿各国议院模式采用圆式,以会厅中入,能彼此共见互闻为主,所有议长席、演说台、速记席暨列于上层之旁听等,皆须预备,其改造者,亦应仿此办理。”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建筑提出规划,实际却是在培养一个平等讨论、参政议政的环境,不依托与这样的场所,宪政氛围便难以达到。 从春至夏,林广宇一直与徐世昌、梁启超和杨度就《钦定议局章程》反复斟酌,甚至达到字字计较的地步,同期爆发的诸多大事、要案,外面看风高浪急,但他最重视、最紧张的还是议局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