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周_第二百三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2/4页)

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娄师德为副手,出击吐蕃,交战于素罗汗山,败于论钦陵、赞婆兄弟。是役,唐军又是十万将士伤亡。

    以上三次大唐与吐蕃的战略决战,三十万大唐铁军饮恨沙场。

    而后。天宝十一年(752),南诏与唐间的第一次天宝战争,开元二十七年(739),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迁都太和城。建立了南诏。南诏政权的确立。

    唐朝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唐朝所以支持南诏,则是源于吐蕃争夺洱海地区的控制权。南诏建立之初,皮逻阁奉行对唐和好政策,唐朝抵制吐蕃的目的部分实现。

    但由于边吏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南郡太守(原姚州都督已改州为郡)张虔陀狂妄昏庸,无视吐蕃咄咄逼人威胁的存在,一味抑制南诏,致使矛盾激化。

    天宝七年(748),皮逻阁死,子阁逻凤继位。张虔陀先是利用阁逻凤是皮逻阁继子。企图在王位承袭上,用皮逻阁嫡子诚节取代,打击亲阁逻凤势力。张虔陀还派人辱骂前来谒见的阁逻凤,甚至侮辱随同前来的阁逻凤妻女。

    阁逻凤又闻鲜于仲通已率兵八万分三路进军云南,终致逼反阁逻凤。

    天宝九年(750)。南诏兵先发制人,出兵攻下姚州,杀张虔陀。

    次年鲜于仲通率大军进抵曲靖。

    阁逻凤本意并非要与唐决裂,此时遣使谢罪请和,表示愿遣返俘虏,赔偿损失。

    南诏使者陈诉:“如今这些事张虔陀狂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