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第1/4页)
百里无忌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和她们解释今日吐蕃,已非往日。 自唐亡后,吐蕃也由于内部纷争,争斗加剧,最主要的原因是宗教分歧。 印度佛教传入吐蕃,一开始就受到传统的王室贵族势力的抵制,王室贵族之间的斗争,历二百余年而不息。 赤祖德赞大兴佛教,并在王朝中重用僧人,甚至把国家大权都交给僧人,引起了贵族们的极大愤慨。 于是,他们积极策划灭佛活动。 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与赤祖德赞在藏文史籍中合称为“三大法王”。 赤松德赞死后,他的儿子牟尼赞普继位。 为了巩固王室集权,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提倡佛教。他继位后被他母亲侧绷萨毒死,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崇信传统宗教反对佛教的贵族大臣指使侧绷萨干的。另一个就是赤松德赞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争夺赞普宝座的结果。 牟尼赞普死后,他的弟弟赤德松赞上台,在他父王发展的基础上,又增修建了寺庙,翻译佛典,特别优待僧人,王室成员可以出家(他的大儿子臧玛就出家为僧),僧人干预政事等项措施。 但是,他的兴佛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王室贵族以所谓的“下面“即民众(本教徒)的要求上达赤德松赞,这些要求的内容大致为:“从占卜和梦兆说明不应该信奉佛教,如果信奉佛法就会使工作遇灾和对国家不利。 设在王宫里的佛教道场应该丢在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