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风 (第13/24页)
—但现在要白露生为这次“顺利”的谈判献演,这特么换谁谁能不膈应? 美国同志又不是吃豆腐长大的! 于是就有人说话了:“确实,就致歉的形式来说,艺术是最委婉的形式,也是最诚挚的形式。” 在场的无一不是官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人精,中方是、美方亦是,都很善于把别人的话曲解成自己想要的意思。因此罗斯福只是简单地发出了邀请,美方官员却能善体上意地予以注解。 立刻就有人微笑着附和:“我认为这场演出应当盛大地展开,所得的票款正好用于抚慰三月事件的受害者,同时在每次演出之前,还应当为这些死难者默哀。”那人望着露生,温文尔雅:“相信您也一定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 因为翻译在场,所以每一句话露生都能听得懂,那位黑发碧眼的女翻译虽然中文口音蹩脚,但每一句都译得既快且准,连旁人轻微的低语都译到了——好像是迫使露生一定要给一个回答。 露生立刻就看向孔祥熙,孔祥熙并没有意外的表情,甚至还有点宽慰。露生又看他身边的顾维钧,顾维钧一脸的无奈,他把目光投在每一个中国官员的身上,看向宋子文、看向张嘉璈,他们要么调转面孔,要么垂首沉默,只有冯六爷冷笑以对。 露生就明白了。 默然地,他回眸望向求岳,求岳也在看着他。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可是互相能听见彼此的心声。那一刻求岳的神情很复杂,混合着怒气和心疼,还有一点歉疚,露生知道他早就有这份歉疚,他一直没说,他也就一直不提。他带他去百老汇看演出、去伦敦看演出,其实是包含了一层歉疚的柔情:你跟我去美国闹事,从此和美国人结仇了,再也不可能像梅兰芳那样名扬海外,哥哥是真的真的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