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六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学评论》(六十七) (第7/11页)

马图》。"《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由是而求之,《图》、《书》之説从可知矣……。”

    从此段内容看,黄所认为"然则欲明《图》、《书》之义,亦惟求之经文而已"。黄认为经书里所言的是真的,其它说法为假。难道黄所认为的出自《尚书》、《礼记》、《论语》、《易传》里《图》、《书》说是真的吗?一样是妄说而已。黄宗羲所谓的考辩,依然是"亦未尝言其怪妄之由"而已,即黄以经文为由,同样是不能成为理由的。

    "卷二"是考论象数中的卦气、卦变、互卦、蓍法、占法等。

    如对"互卦"之论:

    “互卦者,取卦中二、三、四及三、四、五,又得经卦二也。《左传》庄二十二年,周史为陈侯筮,《遇》观之《否》,曰:“坤,土也。巽,风也。亁,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杜预注:“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此互体説《易》之始。汉晋相承。王辅嗣黜而不用,钟防亦言《易》无互体,荀凯难之。夫《春秋》之説经者,去圣人未远,其相传必有自,苟非证之经文而见其违背,未尝可以臆弃矣。辅嗣云:“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干乃为马?”以言二体无乾、坤而有牛马,不当更求其故。不知易中之象,无一字虚设。牛马既为乾、坤之物,则有牛马必有乾、坤。求之二体而无者,求之互体而有矣。若弃互体,是圣人有虚设之象也。”

    互卦之说本是"象数"里诸说之一,也是从《周易》里所用那套符号演义出的说法,本是八卦取象筮术之法,与原创《周易》没有任何关联。却早在春秋,由《左传》记的筮例中,看占出一卦里的卦符号中互卦卦象来附会人事吉凶。在黄宗羲认为记在经文《左传》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