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四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学评论》(四十六) (第3/9页)

此“彖辞”即指“卦辞”。

    “彖辞”,就是指今本《周易》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开头所谓的卦辞。它与“爻辞”相对而言。如《乾》卦辞是“元亨利贞”,或称彖辞。卦辞下就是六爻的爻辞。

    帝制时期里人们认为"彖辞"是对卦象的吉凶断定,而爻辞是对爻象吉凶的判定。这种认为均是受《易传·系辞》里错误说的“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影响,也是受卦爻辞文本《周易》格式的影响。

    《明彖》是探讨推断卦辞义的方法。

    正如开篇所言“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这是一问一答的方式:“彖,是讲什么的?彖是讲一卦的总则,阐明卦辞由来的主管者。”

    《明彖》篇认为"彖辞"就是解释一卦之卦义并说明卦义主要来自那一爻的。即王弼认为的一爻为主说。如《明彖》:“故六爻相错,可举一以明也;刚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

    所谓一爻为主,即全卦的意义主要由其中的一爻之义决定。而一爻为主又有三种情况,一是指爻辞直接同卦辞相联系的一爻,二是居中位之爻,三是指一卦之中阴阳爻象之最少者。

    总之,《明彖》篇虽旁征博引了不少理论,无非是讲述一卦里的卦辞与爻的关系,明确了这些就以为可理解一卦的含义。单从"卦爻"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与《周易》本来意思是不相符的。卦辞、爻辞本是筮术上的说法,是把本是文章的《周易》割裂成卜筮算卦的格式,人们也就以讹传讹地论说之。《周易》也不是按"象"系上去的"辞",《周易》原初所用的那套符号只是编写六十四篇文章的排序而已。不过若单就卦辞与爻辞的文字内容上说,却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