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天下第一哲学》(三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第一哲学》(三十六) (第5/6页)

邦治国上的政治道理。

    而这种为君子讲述的政治谋略书,却被史巫篡改为卜筮格式而用之。我们看一看《左传·召公五年》所记载的以春秋文本《周易》的卜筮例子:“初,穆飞之生也,庄权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以示卜楚丘。曰:‘是将行,而归为子祀。以谗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馁死。《明夷》曰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明夷》之“谦”,明而未融,其当且乎,故曰为子祀。日之《谦》,当鸟,故曰‘明夷于飞’。明而未融,故曰‘重其翼’。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当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离》,火也。《艮》,山也。《离》为火,火焚山,山败。于人为言,败言为谗,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谗也。纯《离》为牛。世乱谗胜,胜将适《离》,故曰其名曰牛。《谦》不足,飞不翔,垂不峻,翼不广。故曰其为子后乎。吾子,亚卿也,抑少不终。”

    此筮例中的《谦》是春秋《周易》文本中《明夷》里排第一的繇题。而此例中主要是以《明夷》和《谦》的符号的八卦取象,又结合占筮出的变繇之辞,即《明夷》卦里的第一繇辞来断所问事项的吉凶。此例中在解卦中出现的“明夷于飞”,“重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正是春秋《周易》文本《明夷》里排第一,并以《谦》做繇题的繇辞。即“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