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学评论》(四十七) (第7/8页)
易》的义理,但此处说法,无疑说明干宝对今本《周易》做为占筮一项之功用的认可,也说明所继承汉象数易学者,无疑又是亦筮亦理地看待今本《周易》,并不以象数义理去释《周易》,就排除他们不把今本《周易》当卜筮之书看待了,那样认为就错了。 而对《坤》卦初爻所解释中的后段说法已然是通过"十二月卦"里的《姤》卦代表月份的说法,而对"履霜,坚冰至"这所谓爻辞的一番附会。 而干宝对《坤》卦里其它爻辞诸说,也就不必再解读与评说,由读者自已阅读欣赏了。 我们还是再看干宝对今本《周易》筮术观点认识。 看干宝对《比》卦的卦与辞的解释:“()比、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干宝曰:比者,坤之归魂也。亦世于七月,而息来在已。去阴居阳,承乾之命,义与师同也。原,卜也。《周礼》三卜,一曰原兆。坤德变化,反归其所,四方既同,万国既亲,故曰“比吉”。考之蓍龟,以谋王业,大相东土,卜惟洛食,遂乃定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德善长于兆民,戬禄永于被业,故曰“原筮元永贞”。逆取顺守。居安如危,故曰“无咎”。天下归德,不唯一方,故曰“不宁方来”。后服之夫,违夭失人,必灾其身故曰“后夫凶”也。” 这里的"比者,坤之归魂也。亦世于七月,而息来在已"之说,是用之于八卦纳甲筮术上的说法。有游魂与归魂卦之说。归魂卦为各宫之第八卦。如乾宫中之火天《大有》",坤宫中之水地《比》。"世于七月,而息来在已"之说,同是纳甲里"世应"与"消息月令干支"之说。如此复杂实难让人知道其意,这就是古人的注经"学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