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第一哲学》(八) (第5/9页)
过那与《周易》提出的“比之无首凶”的理念是本质的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霸主,是靠武力取得的霸主地位。而《周易》里强调的是“爱”在天下,以“爱”去结盟,即和平共处。不是靠武力去争个霸主“首”的地位。《周易》里提出的“首”,是结盟之国推选的“首”。若没有万国结盟之“首”,那么,结果就会出现“凶”。这“凶”寓意着诸侯国之间,永无休止的会发生战争。就会出现以强欺弱,大国侵略小国。这就是作者提出“比之无首凶”的道理。而“乾”篇所讲的“群龙无首吉”与此并不矛盾。这里是讲结盟之国的事情。而“乾”是讲“君子”为政成了气候时,都应平等相处。“群龙”象征众诸侯,各国不分大小,都应是平等的,这才是“群龙无首吉”的含义。 本篇是承接上一篇里的“开国承家”,即那些众多“国”与“家”者,如何和平发展的问题。作者在此篇提出了“结盟”这一政治主张。《周易》的上下篇文章也是有逻辑关联的。本篇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这符合西周后期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本篇围绕着“比”(结盟)来做文章,是中心明确,思想突出,说理透彻。《周易》一书真乃篇篇都是好文章。 我们看现代有一书名叫"周易全译",徐子宏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中对《比》的译文,我们也只录对所谓的卦爻辞的译文。.ZWwx.ORG “[原文]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译文] 比卦:吉利。同时再卜筮,仍然大吉大利。卜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