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7章 真相 (第3/4页)
人啊,就不能活得太好。人,若在中原,不种地就没得吃,不把人组织起来大规模种地狩猎,就难存活。却说那一年几熟之地,那里的人,路边树摇一摇,就有椰子木瓜等诸般果品,山上随便下个陷阱,就能收获各种野物,这般日子,太舒坦了,自也就不想着奋发了……” 这是个人类文明进程的问题,气候与文明息息相关,越是物产丰富之地,文明进程就越慢。 但极端恶劣的气候,也难出璀璨的文明。 什么地方容易出璀璨的文明?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文明,来自人类个体的组织程度! 气候太好,不需要太高的组织程度,少数人在一起就能活得很好。 气候太差,人组织得太多,反而是累赘。因为恶劣地理气候下,单位地区,出产不够,人就得分散开来。 像中原这种地方,那就最适合大规模的人类组织,不组织还活不好,组织了,开沟挖渠,引流种地,相互配合,文明就开始了…… 皇帝听得狄咏一番言论,停了锄头歇息一会,接过史志聪递来的茶水,喝了几口,点头答道:“有理,甚是有理。人就不能活得太舒坦……就得挣扎,挣扎之下,才可有大作为!” 这话题说到这里了,狄咏也就还想继续说:“陛下,若是有朝一日,咱中原人,去把那些真正一年三熟之地占据了,用来种地,再把所出产之粮运回中原,岂不真就有个千秋万代了?” 殖民,最早的时候,其实就是这个过程。什么淘金之类,那只是附带,只是人们更喜欢这种故事罢了。大庄园大农场,才是殖民前期,真正的主题。 粮食生产的暴涨,带来的意义非同小可,他不简单是吃饱饭的问题。他是能真正让一个社会的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