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7章 真相 (第2/4页)
赐,当敬上苍……”皇帝表达的也还是虔诚。 狄咏还是忍不住说了一点事实:“要说耕种,中原非最佳之处。” “何以?”皇帝停了锄头,疑惑问道。在皇帝的认知里,说到种地,全世界哪里还有比华北平原更适合的地方? “陛下,中原,之所以到得如今成为产粮之所,非天时也,实人力也。历朝历代,几千年而下,中原人不断开垦,不断引渠灌溉,才开垦出这么一片好地。有些地方,才是真正农耕所在,水源丰沛,四季春夏,那般地方,一年三熟,种什么皆可丰收,岂不比这中原合适农耕?” 狄咏说的话显然不是胡说,真要说起农耕,在印度次大陆,在东南亚,在中南美州,在这些热带地区,一年三季稻也是可以的,比之中原,一年收一季粮食,岂不更适合农耕?(当然,这里说的是基础农耕,并不说科技加成) 说白了……依旧是几个关键词,殖民,大农场,大庄园。 “一年三熟?还有这般好地?”皇帝显然不太相信。 “有,远的不说,比如琼州,也可算得这般地方,一年两熟三熟,不难。”狄咏举一个皇帝认知之内的地方,海南。 “哦,琼州啊,人烟稀少,难以为重。”皇帝接着挖地。 但皇帝又问了一个专业问题:“子道啊,你说……琼州之地,既是如此适合农耕,何以就无繁华?何以中原起了华夏?” 皇帝这个问题,其实不简单是说海南,说的是文明的发祥,全世界的文明,都开始于比较寒冷的地方。 不仅文明开始于比较寒冷的地方,连人种的战斗力,大层面来说,越是寒冷地方的人,战斗力基本也就越强,组织程度也越高。 狄咏自有解答:“陛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