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朱棣:一个纺织业就能让北京城多几十万人? (第2/4页)
的成本大概要多少?” 朱棣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处理动物的皮毛,大明不是没有这个技术。 只是之前处理皮毛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放在羊毛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推广的意义。 总不可能一件羊毛褥子,卖个几十两银子吧? 谁会去买啊! “这个羊毛衣的成本跟羊毛作坊和纺织作坊的产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按照目前初步的测算,如果只是售卖羊毛线的话,一斤的售价不会超过五文钱。” 朱瞻墉倒也不是故意不告诉朱棣准确的消息。 本来成本这个东西就是一个相对的数字,在不断的变化。 “五文钱一斤?一件羊毛衣大概需要多少斤羊毛?” 朱棣颇为期待的看着朱瞻墉。 这个价格,他觉得完全可以接受啊。 “大概一斤到两斤就够了,看大小。”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不到十文钱就可以有一件暖和的羊毛衣,大明的百姓真是有福气了。瞻墉,你这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朱棣的脸上满是笑容。 这让旁边的朱瞻基很不是滋味。 为何自己这个“好圣孙”,现在变得越来越不起眼了呢? “瞻墉,只是售卖羊毛线的话,百姓如何把它变成羊毛衣呢?最终是不是还需要考虑到纺织作坊这边的成本呢?” 想了好一会,朱瞻基终于觉得自己又找到了一个漏洞了。 他觉得刚刚朱瞻墉应该是偷换概念了,故意给了一个看起来没有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