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8节 (第6/6页)
站着两排学子,有上千人,个个穿着读书人象征的圆领蓝袍,双手举着酒盏,对着江心缓缓离去的船只吟唱道——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1] 一声声的“之子于归”,从学子们口中吟出,又汇成一束,庄严肃穆而又悠长,远行归去的祝福,庄重又满怀不舍。 声音似乎震得江面泛起了微澜,不知是不是江面水雾太大,裴少淮望着两岸齐齐整整的身影,视线渐渐模糊。 此诗出自诗经《邶风·燕燕》,是千古的送行名篇。 一遍又一遍地吟唱,声声不止。 裴少淮大步走至船尾,朝着渐渐远去的众人,三作揖,最后一作揖,久久不能直起身来。 直到船只由江入海,海浪盖去了学子们的声音,裴少淮耳中依旧不绝回荡。 …… 齐家堂里,二十七公叫来齐族长,忍住伤感,说道:“世侄,召集大小姓氏,准备向朝廷上万民书罢。” 齐誉不解,问道:“叔公,万民书能留得下裴知州吗?” “不能,裴知州不单单是我双安州的。”二十七公摇摇头,说道。 他是属于整个大庆的。 顿了顿又言道:“上万民书不为真的挽留他,而是为他扬名声……若如此官员不能扬名于世,何等官员才能?” 第209章 世人皆道“是非功过,盖棺定论”,然而,为父母官者,无需等到盖棺之时,待其离任时,由百姓之举便可知其功过之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