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8节 (第5/6页)
赶过来的百姓,齐齐跪于街上,身后背着漆黑的烧火棍。 他们依次喊道“某县某族曾因粮食高价,误会了大人,特来请罪,请大人教训”,去岁年初时,粮食价高,各县跪求裴少淮出手压价,无果,彼时确有些诋毁的话传出来。 农家父母教训孩子,常常抄起烧火棍就打,他们便背着家里的烧火棍来了。 裴少淮坐在车厢里,并不敢撩起车帘看一眼、回一句,此时正是心头最满最酸的时候。 百姓如此,正说明他做的都是对的,都值得。 直到了城外渡口,裴少淮将下车,几位老妇人挎着竹篮挤到了车前,不停用俚语喊着:“官老爷,秋到了,吃个柿子甜甜口罢。” 论甜果子,大庆之大,唯独一盏盏的红柿子,从南到北都可种植。 南方北方,皆知柿子之甜。 裴少淮可以拒绝三大族的“土特产”,可以忍住百姓们的挥泪送行,但他岂能拒绝老妇人递上来的一颗红柿子?他年头尝过了“甜头”,岂能错过“秋甜”? 仿佛是吃了一口柿子,事情就圆满了。 当他接过柿子,咬了一口,根本顾不得嘴里是什么滋味,只顾着跟百姓们再道一句“真甜”。 “祝大人柿如破竹、万柿顺意、柿叶有成……”百姓们高喊着。 裴少淮被百姓们抢着脱去了靴子,又收了万民伞,闹了一番,好不容易才得以登船。 官船破开江面,缓缓向前,裴少淮站在船上,向百姓们挥手道别。 原以为送行至此便告一段落了,岂知船刚刚驶至江心,还未走满一里,忽然听闻两岸传来踏歌声。 一声声吟唱在九龙江里回荡。 只见两岸齐齐整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