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3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356节 (第3/7页)

4000万斤盐就归他了。

    实际上每引一两的价格或许都低了,毕竟‘苛捐杂税’只在0.7的基础上加了0.3,比例稍低,大明的官僚们表现有没有那么好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刚开始,总归是慢慢来。一处盐场几十万两白银,在两淮盐商受过大伤之后,能拿得出这么多银子的估计也不多了。

    而且盐商的成本不仅在于拍卖费用,他们也要支付为其产盐的灶户的工钱。

    所以预估的单价1两一引以及产量从2.3万预估到3万,都不算很大幅度的提升。实际上里面猫腻还不知道多少。

    但即便这样,朱厚照觉得也够了。

    因为除了盐课岁入在涨,朝廷还可以撤掉乱七八糟的运司衙门,把那些‘虫豸’全部都扫进垃圾堆,这一来一回,差别可就大了。

    所以这个买卖,让朱厚照很有推进的动力。

    当然,少府和内阁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李东阳说的,“若是今年的6处顺利拍掉,那剩余24处的盐场又要如何处置?”

    朱厚照微微点头,

    皇帝和大臣之间的讨论就该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而不是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之后韩文又说:“首先是不能够关停,每年进入市场的食盐岂止70万引?那么多盐场关掉以后,食盐产量锐减,必定使得盐价腾贵。”

    朱厚照双手抱胸,一边晃着,一边在听臣子们的建议。

    “微臣以为,是不是择几处列为兑支盐场?”

    朱厚照猛然抬头,“谁说的这句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