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对三条A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对三条A (第3/4页)

军安营、列阵接战,步骑使用等淮军已经建立的一些制度都要加以提炼,以便补足教材的不足。

    不过凡事都有个循序渐进过程,台子搭起来,就不怕这戏唱不下去。

    陆四相信,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武备学堂的校名是陆四亲自题写的,同时还题写了校训——“人死吊朝天,不死万万年。”

    贾汉复等人对这个校训简直是不忍直视,尤其是那个“吊”字,不仅粗卑还显下流,难登大堂,传了出去恐惹天下人笑话。

    “有甚好笑的?这就是咱淮军的精神!谁笑话这个精神,就是否定我们淮军,否定我陆文宗!”

    陆四力排众议,坚持就以这个为校训,贾汉复他们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把原先武备学堂院墙上的“南无阿弥托佛”用石灰刷掉,刷上那“人死吊朝天,不死万万年”的校训。

    红漆,大字,特别显眼,也特别精神。

    大俗就是大雅,咱中国人干什么都要讲究实在,弄那么多花里花哨做什么?

    陆四对自家校训特别满意,别的不怕,就怕后世子孙会篡改。

    武备学堂的完善同淮军的人才引进也可以相辅相成,“武学教授”是陆四给学堂任课老师的“职称”,职同五品。

    也就是说只要能被督府相中,胜任武备学堂授课的人员,哪怕没有功名,也能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为“官”,将来甚至还可以同他的学生们一起带兵打仗,这对于一些热血的年轻文人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

    尤其是对江南的士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