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对三条A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对三条A (第2/4页)

推荐4人,这些学员没有军功要求只有年龄要求。

    换言之,这是陆四给追随自己拼命的部下赏赐。

    从人情世故来讲,高级军官推荐的人选多半会他们有各式关系,恐怕很多都是他们的子弟。

    这不是坏事,至少对于才草创一年多的淮军是好事,因为这样能让中高级将领们完全将自己及自己的家族绑在淮军这辆战车上,所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陆四对推荐名额要求严格掌控,哪怕他自己也不能多推举,这就使得名额含金量十足。

    不过第一期的名额陆四没有推荐陆家的子侄,而是全部推荐了自己的旗牌亲兵。

    第一期学员仅向“社会”招收20人,要求识字,身家清白,直系亲属没有降清。

    且这20人目前只在扬州和淮安二府招收,原因当然与这两府最先归属淮军有关。

    学员好招收,任课教师却不好办。

    淮军很多将领打仗敢拼命,也动脑子,但让他们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那比逼他们读书识字还困难。

    教材也是棘手。

    这时代能用于军校授课的教材屈指可数,很多兵法于战役级别的各种阳谋阴谋,不适合中低级军官学习,所以陆四不得不将他知道的有限“知识”转化为文字。

    同时让贾汉复组织人手将辽事以来明军同金军的战斗、农民军与明军的战斗,淮军同明军、同清军的战斗中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战例加以总结,进而编写可用于武备学堂授课的教材。

    其它如早先陆四自己写的cao典,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