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第116节 (第3/6页)
都纷纷点头,说道“好诗”。 第180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什么样的诗才算得上是好诗呢? 遵循格律只是基本,传情达意算是升华。 但要是能够雅俗共赏,既朗朗上口,又具备一定的志趣,那就算得上是佳作了。 得到伍先生一句“好诗”,写诗之人当即站出来,垂着手站在人前,面露激动之色。 只见此人看起来十八九岁的年纪,生得中等个子,一身赭石色的布衣浆洗得干干净净。袖口有些磨边,手上有茧子,瞧来竟是个贫寒出身。 这幅形象,与他诗中所说的“茅檐喜并居”,倒是十分吻合。 伍先生注视此人,面露欣赏,和声问他:“今日试题,本为咏志。你这首诗写得的确不错,但却不知诗眼在何处?何谓咏志?” 年轻人的名字刚才已经被卢公子念出来了,他家在雍州城西,名字叫于樵。 于樵被伍先生提问,连忙回答道:“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回先生话,学生之志向,不敢远大,唯愿夜夜可以点灯读书,便算是得天之幸,欢欣无比了!” 这个愿望既卑微又赤诚,伍先生顿时动容。 他道:“我为官学博士,每年可举荐三名学生,以孝廉入官学。你过来,明日随我入书院。” 所以,这是于樵被伍先生看中,并举荐入官学的意思? 人群顿时哗然,登天之阶,这就是底层读书人的登天之阶啊!就这么,被这个于樵一脚跨了上去? 摘星楼前,果然从来不缺传奇! 气氛越发热烈起来,议论声久久不绝,人们或许对于樵充满欣羡,但更多的热切目光还是投射在卢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