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第116节 (第2/6页)
写诗的是城南的一位读书人,家中略有资产,平常文名不显,但此番竟是被卢公子夸了一句,当时此人便被周围的好事者认了出来,然后一阵夸赞声响了起来。 这就是摘星楼前当众写诗的好处了。 可惜,只有卢公子夸了几句,站在后方的几名雾隐书院的先生却并无一人有所表示。 他们没有表示什么,最后,这首诗的作者也就是得了几句夸奖,只是这样的话,要想进摘星楼,却显然是不够的。 这位读书人便遗憾地叹了声,又掩面退到了一边。 卢公子继续念诗,他将托盘中诗稿的顺序随意打乱,然后随机念诵。 接下来念的几首诗都算一般,甚至其中还有相对粗俗的打油诗出现,当时念了一半,卢公子就皱眉。 围观人群便露出嘘声,卢公子最后皱着眉将这首打油诗念完,却并不说出写诗者的名字,只道:“这位兄台,诗词格律还需精进,切记,此道无捷径啊。” 然后,他将诗稿放到一边。 围观者中,不免又有人议论:“卢公子当真是好风度,这样的诗他也念完,还给人留面子,不说出人家的名字。也不知道写这首诗的是谁,他羞不羞?” 程灵默默听着,将一切观察在心。 这时,卢公子又拿起了一张诗稿,然后他露出一声轻咦。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一诗念完,后方的伍先生忽然就道出一声:“好诗!” 不单单是伍先生道了一声好诗,就在伍先生脱口而出一声赞后,他旁边的另外几名先生竟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