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九章当大明忠臣就该敢于直谏 (第3/4页)
。 因为有这样的传统,这一次参加殿试的贡士们早就通过各种关系从内阁里套出了原拟的两道“策问”。 事先写好了两篇洋洋洒洒的空洞文章,准备在殿试的时候誊写一遍就交差过关。 谁知道,崇祯帝这一次对内阁所拟的两道“策问”都不满意,提前一天自己重新写了策问,抓紧印刷。 总归为五个方面。 首先他对于整个官僚集团的极度不满。 在崇祯看来,官僚们在整体上已经腐败之极,士风败坏,庸碌无能,对此非彻底整治不可。 但用什么办法才能重振士风,使得官僚们勤廉兼备,德才并茂,他自己心中却毫无成算。 除了端正士风之外,“策问”中提出的问题还包括抵御外患、消弭内乱、治理财政和破格用人。 对于每个方面的问题,崇祯都正面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然后指出问题的核心所在,要贡士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外患,他认为建州女真本来只是属夷,地域狭窄,人口稀少。 但一旦对本朝发起进攻,竟然势不可当,实在不可思议。 对内乱,他以为流贼与天灾互为因果,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于财政崇祯讲得比较具体,说是流寇蔓延,兵事孔急,国库空虚,粮饷不继。 进言的人却不考虑国家大局,总是要求减免税收。 百姓是国家之本,朝廷怎么会不怜恤呢? 但又要恤民,又要养兵,两全之策却不知是什么? 没有人给出答案。 最后他特别提到:唐、宋时代文职武职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的区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