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杨教授 (第2/4页)
宪。 “当然,当然。”涂宪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 “进来吧。”杨锐招招手,率先进入。 涂宪小心翼翼的走进来,一个仪器挨着一个仪器的看。 要说种类的话,这里的仪器总能在北京的各大实验室找到,国家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的仪器种类还会更多更专业。 但是,就先进性来说,杨锐的实验室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因为实验室才刚刚建立,许多设备都是新购买的,且是进口货。相比之下,国内的实验室都是一点一点积攒出来的,设备总是有新有旧。 当然,永远是旧的居多。 “上午的茄尼醇提取做了吗?”杨锐问何成。 “做好了,液体在冰箱里。”何成指的是一个真正的冰箱。虽然在电影中有很多专业的用于保存试验品的设备,但冰箱始终是物美价廉的一种,杨锐读研的时候,许多老师都用它。 涂宪比他可怜多了,冰箱都是共用的。因为实验室里的冰箱要求稍微好一点的稳定性,以80年代的国货水平,它们显然是不够格的。 杨锐没有管涂宪,自顾自的拿出液体,做起了下午的实验。 论文发表是很令人得意的事,可在此之前,它会消耗研究者大量的精力、体力、智力和时间。 一篇普通的论文,往往就需要研究者一两个月的辛劳,如果是想要有点水准的文章,研究者往往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加班和放弃节假日是常有的事,即使如此,半年乃至一年才写一篇论文亦是正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