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五百八十四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四节 (第12/17页)

 想想看,譬如细柳营这样的精锐,一旦跟一个有着一万人甚至数万人的屯垦团建立起了稳固的关系,那么,这个屯垦团日后的兵源和青壮,肯定会优先选择进入细柳营服役,而细柳营也能借助在该团的人员,培养起符合他们要求的兵源。

    这对一支部队来说,非常重要。

    就像二战前,霓虹的师团一样,当一支部队的兵源固定从一个地方获得后,这支部队,也就有了属于他们独有的作战风格和精神面貌。

    这一点,三国时代,也有很明显的例子。

    虎豹骑、陷阵营、白马义从,基本都是从一个固定的地方获得兵源,训练出来的。

    这也是刘彻为汉军量身打造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

    至于山头啊军阀啊什么的,不用担心,因为有后续安排。

    “其二曰:各屯垦团,皆受命于天子,各授军旗,各屯垦团校尉、司马,早晚两次,需带众于军旗之下,宣誓效忠天子,效忠汉律!”

    “诺!”周亚夫等人再拜受命。

    这是很正常的安排,屯垦团与军队的关系,固然紧密,但他们与天子的关系,应当更加接近。

    “其三曰:各屯垦团,置一丞令,谓之屯丞,以文官充之,秩比四百石,掌各屯垦团之财务、支出、诉讼纠纷,公室告等职!”

    “诺!”群臣再拜。

    这一条例,也是朝野各方在撕逼无数次后很难得取得的一致意见之一。

    屯垦团的军方背景太多了,文官集团必然想要将之民政化,最起码,不能让之完全脱离文官系统。

    而军政分离,也是刘彻努力的方向。

    “其四曰:屯垦团,以汉律为准绳,除其民兵外,余者诉讼犯法,皆以汉律治之!”

    这也是一条有广泛共识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