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最终清算 (第6/6页)
在30万两银子面前,恽毓鼎那副两袖清风,享尽清名的轰然倒塌,他坚持40年的道义与公理,仅仅不到三刻钟,《弹瞿鸿譏》奏疏中全面溃退——良心多少钱一斤?道义可换多少银子?这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恽毓鼎需要思考的话题。 无人知晓他在出卖自己恩师瞿鸿譏时是什么心态,但至少他会认为自己卖了个好价钱。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价钱却是不错,能不能享受却是两说,一个念头的阴差阳错却要被永久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受刑前,瞿鸿譏最后见了自己原本最为得意的弟子一面,眼光是怜悯?是痛恨?是气愤?是惋惜?已经无从知晓,所留下的,只有那句被传诵一时的名言“十年寒窗茹苦、二十载为官辛劳、四十季做人正直却敌不过一时贪念!” 半个多月后,作为政治风向标的《帝国日报》刊载全文,报道了清除“奕劻、那桐、载振贪污集团”的全部经过,奕劻自杀、那桐被灭口、载振疯癫,几乎每一个人物的下场之后都有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报纸的寥寥全文,大体只是罪行的罗列与处理,小民们最关心的花絮与传言却不见只字片语。 但即便如此,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仍然在坊间流传,无数人在揣测这个贪污集团最后被查获的赃款究竟有多少。4000万?6000?奕劻富可敌国,庆记公司肥得流油也是有口皆碑。可谁也不曾料想,整个庆-那集团覆灭时的总资产查抄所得居然高达1.2亿两白银,父子积下的财富就超过1亿两白银,超过当时国家年税赋收入的四成以上。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对维新元年进行特征概括,那么“庆王跌倒,光绪吃饱!”或许是最恰如其分的……第三次机遇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九十九章 最终清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