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二十八章 深谋远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深谋远虑 (第3/5页)

了英国的愿望,而是“遗憾”日本军队没有能够取得胜利并进一步攻略青岛。

    后面地潜台词也是意味深长的:英国方面不反对日本采取军事报复行动,只是希望对此进行限制,战场范围不要超过长江以南——那是大不列颠地地盘,另外。

    大不列颠是不准备和中国人开战了,但并不等于英国不想从中国政府那获取点什么来作为中国亲德地惩罚……至于美国公使的“深切关注”。英国只打算保持“中立”——有前提。有条件限制地中立。归根到底一句话,英国怂恿中日两国继续交战。仗打得越大越好,哪个胜利他就和哪个谈条件,估计胜利者也很难拒绝这种“美意”。

    日置益在心中暗暗咒骂着,却又无能为力。“不能在长江以南进行战争。”已经是英美两国

    表态了,在这个前提下,战争即使不是一种被鼓励的算是不被反对的手段——至于结果,谁知道呢?或者说,不打打看,怎么知道呢?

    日置益甚至不无自嘲地想到:即使外交方面想退让,想妥协,军部特别是陆军省能答应么?若是不答应,必然是陆相辞职,内阁动荡,那山本的首相恐怕就保不住了,无论出于哪种理由,机器一旦开动就很难再停下来。因此,虽然朱尔典恶毒地要日本做英国的马前卒和火中取栗的抓手,他也看出了这种企图,却依然只能沿着这种轨道前进。想到这里,他的内疚感和负罪心理又减少了不少。

    但是,日置益所不能理解的是,当一个国家的国策与外交官本身的思路发生矛盾时,是一种多么痛苦的行为。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