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5/9页)
堂皇地理论,分明就是借着平叛而大事搜刮地代名词。黎元洪、陈夔龙和铁忠都知道此中情形,当下却也不便点破。 “即如此,救兵如救火,明日第八镇即可出发,希冀迅速成功。” “请大人静候佳音。”张彪恭恭敬敬地一个军礼,眼里还带有几分得意之色地望着黎元洪,后者只装作不知。 就在陈夔龙等人为扑灭会党举事而绞尽脑汁之时,李六如等革命党众也在秘密开会。 事态果然如林广宇所猜想的一样,群治学社等意图举事地目的固然在于吓阻钦差,显示自身实力,但其中也渗透着同盟会大力营造革命气氛的因素。 自安徽马炮营举事失利和汪精卫刺杀未遂后,同盟会在大陆地革命活动暂时沉寂下来,进入了低潮。而且,随着预备立宪的广泛推进,孙中山、黄兴等人愈发感觉局势对革命党人不利。林广宇通过整顿吏治、宪政维新、军事变革等种种举措,在一年多里开创了焕然一新的局面。舆论本来皇帝便有同情之意,对其新政偶像之形象更是深信不疑,现在既然蒸蒸日上的情形涌现,民众心中当然也有翘首以盼的念头。 构成东京同盟会中坚力量的年轻中国留学生也掀起了阵阵波澜。他们原本都出自中产以上家庭,之所以加入同盟会所谋者无非是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是希望国家能强大起来,除少数革命家外,在大部分人眼里革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既然国内政局能通过改良而实现更新,没必要一定要坚持流血革命地方式。在梁启超等颇有影响力的宪政党中坚不遗余力的宣传下,很多人的心态发生了潜移默化地动摇,亦有了另外的期待。 孙传芳回国后因立功而大受嘉奖、超然擢升地事例经报道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