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颠扑不破 (第4/5页)
会,投机资本充盈于世,边际回报率逐步降低。诸如“双皇债券”这样担保雄厚、回报丰厚、条件十分优渥的债券,金融投机客与手头有闲钱的市民阶层纷纷踊跃争购。 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多德国市民在得知有关消息后纷纷前往德意志银行团的当地网点排队购买,很多人买到后高兴地挥舞债券债券,欢呼:“伟大的凯撒万岁!感谢皇帝陛下再一次把握住了东方的机会。” 一贯对德皇持批评态度的伦敦《泰晤士报》评论道:威廉二世在这件事情上赢得了漂亮的满分,不仅成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与走向,还为德国带去了丰硕的商业利益,像这次中国海军价值6000万马克的订单就足够大不列颠的船厂好好羡慕一阵子。我们注意到,仅仅在发行条例公布后三天,德国各大银行已经开始发售相关债券,考虑到设计、印刷、运输等一系列过程所需耗费的时间,决不是三天就能够完成的,由此可见这一谈判过程早在进行之中。可笑我们的外交官员,一贯声嘶力竭地嚷嚷要维护帝国的商业利益,但在这笔价值3000英的大生意上居然嫩得像未经世面的新手。更糟糕的是,由于德国人积极主动,中国人必定会倾向于在德国购买相应的工业设备——或许本来就有这样的秘密协定。种种失策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每年的外交经费是不是花到了合适的地方,议会、政府都需要对此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为加速债券销售,林广宇授权全权代表做出声明:凡在正式发行后个月内购买债券的,可得到中国方面1%的折让优惠。消息传出,本来就对债券趋之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