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三三九 危难之际(6) (第3/6页)
心情好一些吗? 如果说军粮的事情,梁山军还能靠自己解决,那么春衣战袍的问题,就不是梁山军自己可以处理得了,耿安国再有先见之明,也不可能从梁山带着大批布帛出来。 梁山军下山是沙场征战抵御外寇,又不是四处跑商。 天日渐暖,兄弟们身上的棉衣已经穿不住,每日稍微一训练就汗流浃背,捂得人浑身通红,被汗水浸湿的棉衣贴在身上,说不出有多难受。 然而兄弟们却不能不cao练,来日大家都是要跟胡人厮杀的,争分夺秒提升战技都来不及,怎敢生疏了武艺? 在郓州呆得日子长了,耿安国也渐渐知悉了一些情况,譬如早在国战伊始,郓州百姓就在云家等地方大族的号召下,给官府捐献了大批钱粮物资,而且捐献行为至今不绝。 郓州百姓是良善的,这一点耿安国已经亲眼见过,虽然对方用酒rou鸡蛋劳军的对象,没有他们这群山贼悍匪。 另外,城墙内外修缮工事的青壮,都积极卖力得很。 他听说府库的钱粮物资已经多得堆放不下,刺史府甚至为此专门新建了仓库,耿安国怎么都想不明白,明明钱粮军资堆积如山,为何刺史府的官吏,还口口声声郓州粮秣不足,军粮拖了许久才运来一星半点,春衣更是遥望无期。 无奈之下,耿安国去贿赂了一名熟悉的刺史府官吏,对方收了他的孝敬,明明白白的告诉他,钱他虽然收了,梁山军的物资他却没办法。 不过对方给耿安国透个口风:等到刺史大人跟仓曹主事解决了自己的事,空出时间,自然会处理他们的问题。 耿安国听明白了,这话的意思是,刺史府先要自己吃饱,然后才会考虑让他们喝汤。 不服?耿安国能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