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如此国丈 (第2/6页)
再不甘,摄于那股扑面而来的强大威势,大气儿也不敢出,眼睁睁地看着太子的车驾扬长而去。 记得他们进宫前夜,俞家各房几十位“当家人”通宵合计,另有几百人在厅外彻夜守候,等着听取最新消息。关于觐见太后、皇上、皇后和太子时要说什么话,要提什么要求,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由大房的老七执笔,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纸。 后来一再精简,缩成了两页,只准每家提一个要求,而且要求务必合理,如爵位不得超过侯爵,官位不得超过正二品,等等。 俞老太爷捻着白胡子想:不是老头子我夸口,我们俞家才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多淡泊自持,多善良明理啊要换一户,家里出了个太子妃,又生下了深得皇上宠爱的皇长孙,娘家人不知怎样的权倾朝野,怎样的耀武扬威呢。 记得当时还说,如果见不到皇上,就抓牢太子,提要求时要察颜色、看时机、讲策略,让自家那吃里扒外的孙女不好阻拦,让太子殿下碍于面子不能拒绝。 俞老太爷和俞老太太互相使眼色打气,决定就算死赖着也要等到太子回宫,不然,这一趟岂不白跑了? 说实话,他们对自家孙女儿是不抱多少希望的,那死丫头多半记得当年之事,视父族如寇仇。至于太后和皇后,终究是女人,历朝历代向有明令,妇人不得干政,皇后即使有心提携他们,也只能帮着敲敲边鼓,必要时提点两句,真正能拿主意,授爵位官位的,还是皇上和太子。 见两老脸色不怎么好看,戚长生似解释又似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