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节 (第4/7页)
,开会主要地点则是在燕云村的国际会议中心。 那一年李建高其实还在上初中,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他的博导曾参加过那次大会,而且还经常跟李建高提起那次大会的盛况。 之所以博导总是跟李建高提起那次会议,是因为李建高的导师在那次会议上认识了当年的菲尔兹奖得主俄国数学家弗拉基米尔。甚至还互留了邮箱。 在此之后十来年里,两人一共通了七封邮件。 用导师的话说,就是那七封邮件带给他的启发,才让他在华夏学术界站稳了脚跟。 弗拉基米尔2017年逝去的时候,李建高已经毕业,通过朋友圈看到了导师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祭文。 因为徐大江一句话,想到这段过往,李建高突然有了顿悟。 对于导师来说,弗拉基米尔就是导师人生中的贵人。 对于他来说,乔泽就是他的贵人。 两人都很幸运。 “建高,建高,你想什么呢?” 身边呱噪的声音把李建高从恍惚中拉了回来,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两人已经走到了门禁前,而且徐大江的身份信息并没有录入进这套门禁系统,是挺尴尬的。 “不好意思啊,徐院长,刚才想到点以前的事情……” “没事,赶紧开门吧。” …… 一直没能静下心做题的刘尘风透过玻璃看到李建高跟徐大江联袂而来的时候,下意识便拿起杯子躲到了办公室的茶水间里。 今天他实在是太兴奋了,说话都开始不经过大脑了。 等徐大江挂了电话,他才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个时候他只能祈求最好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