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第5/5页)
比正常的装裱要厚一些,而且您看,透过强光手电,印章下面能够隐隐看到红色的印记,感觉还有个印章一样,因此我怀疑这是一幅画中画。” “画中画?”何老一下来了兴趣,马上接过手电,仔细观察起来。 “还真是画中画,你们跟我来。” 在别墅的二楼有个朝阳的房间,这是何老的工作室,一个巨大的工作台上放着很多工具和瓶瓶罐罐。何老把画平铺在工作台上。 “这幅画装裱的很精致,应该是柳州一带的师傅装裱的。” 何老打开一个瓶子倒出一些药液,小心翼翼的用刷子一点点涂抹在这幅画上。然后又衬上一张宣纸用小喷壶轻轻喷水,等了几分钟以后,拿起宣纸,沿边缘一点点揭开。众人都凑上来看,但是不敢打扰何老,十多分钟才完全揭开。下面居然真的还有一幅画作。 “这是披麻皴,这是董源的画。” 这幅立轴山水画,左上方的款识为“北苑副使董源画”钤有“天水赵氏”和“柯九思印。”还有“宣文阁宝”大印,这说明这幅画被元代的内府收藏过。 董源是五代时期的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