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周_第二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4/4页)

一个非常浅见的道理,付出的与得到的完全不成比例,甚至没有比例,这种事,也确实是傻子也不会干的。

    柴荣甚觉为难,他真的好想还百里无忌一份人情,但看来此事是行不通了。

    王朴见柴荣神情有异,念头一转,道:“既然明帝提议修路,我国也同意修路,只是条件有出入,不如,将我国的条件开出,派使者送往金陵,到时,同不同意我国条件,那就是明国自己的事了,同意,我国就得到了路,也不损失什么,若不同意,那这就是明国自己的事了,情理上也说得过去。”

    王朴这番话得到了在场所有周国大臣的赞同,确实,明国提议,周国同意,开出条件之后,答不答应,那就是你明国的事了,与周国与干。

    柴荣虽然心中觉得此举有些无赖,但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就同意了。

    柴荣下旨,由王朴出使明国,交涉两条官道的修筑事宜。

    五天后,王朴到达金陵府,向明国朝廷递交国书,由此引起了明国第一次朝堂大争。

    如果说周国是由于柴荣威望根基达不到一定程度而引起朝臣产生异音,那么明国朝堂之上产生争执的原因正好相反,百里无忌的威望足以不经朝议就能私自决定明国任何一件国事。

    但百里无忌从明国建立时就已经将内政大权下放给徐、孙、冯三相,为得是等到统一之后,能进一步进行制度改革而打下基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