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7节  (第6/7页)
,解寺庙危机,又……如此大恩,大郎等着,那日你说纳妾纳色,必给你挑两个千娇百媚的女娃!”    李善愣了下,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长者赐不敢辞。”    第十一章 李氏英杰    长安宫城之西,有一座算不上宏伟,但满城文士都羡慕嫉妒的建筑,这就是秦王李世民半年前才设立的“文学馆”。    为什么羡慕?    李世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搜罗二十万卷书置于此地,即使是五姓七家的嫡系子弟,哪个能不动心呢?    十八学士之名已然响彻京中,学士入馆,时人称之为登瀛洲。    文学馆中,讲经论文,吟诗作赋,引礼度而成典则,畅文辞而咏风雅,李世民每日引见,从不懈怠,甚至部分秦王府的事务都转移到文学馆来处理,毕竟文学馆的学士都兼秦王府的署官。    今年才二十三岁的李世民攻伐天下,血战沙场,锐气逼人,但如今盘腿坐在上首,温文儒雅,当下首学士开口时,他总凝神静听,很是专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的确不让薛司隶。”    说话的是秦王府记室参军虞世南,十八学士中,论诗文,以此人为最。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薛收笑道:“听闻此诗乃一少年郎在平康坊所吟,如今已传遍长安,叔父实不能及也。”    薛收是薛道衡幼子,但自小出继从父薛孺,只能以叔父称呼生父薛道衡。    身材微胖的房玄龄点头道:“少年才子,据说姓李……不知是陇西李还是赵郡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