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2 (第9/9页)
又开始热闹起来。虽然有不少小报开始炒作阿德里安和苏菲的绯闻,并把“第五位奇迹女郎”挂在嘴边,但那天晚上阿德里安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送苏菲到酒店然后独自开车回家的,举止得体完全让人抓不住纰漏,有报纸甚至用非常绅士和体贴来形容他,所以这绯闻并没有吸引到太多的眼球,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媒体的嘴仗。 “哦,自由,真是个好词,阿德里安将历史七拼八凑成了一个故事,然后加上大段的煽情,于是就有了这部从好莱坞流水线上下来的。”英格兰的媒体依然不依不饶地保持着批评的态度。 “自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东西,正因为这向往才会有无数的人为之拼搏!电影中的威廉·华莱士和历史上的威廉·华莱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奇迹导演的是想要表现那种对自由的渴望、奋斗和牺牲,而不单单是一个民族的抗争史。代表的那个人可以是威廉·华莱士,也可以是切·瓦格拉,所以英国人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此。”美国媒体也一如既往的唱着赞歌,最后那一幕的那声“自由”实在是搔到了主流社会的痒处。 “虽然和历史有出入,但并不妨碍这部电影的出色。”苏格兰媒体同样当着旁观者,有时候旁观者还是很有好处的。 “苏菲·玛索演出令人赞叹,和历史上的伊莎贝尔公主一样温婉多情却又内心坚毅,至于历史,哦,你们要明白,好莱坞的电影需要历史配合他们而不是他们配合历史,即便是奇迹导演也不例外。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按约翰尼·斯坦利先生所说的那样,伊莎贝尔公主和华莱士有过一夜情之后怀上了对对方孩子,或许电影会更加有趣。”法国媒体也从中插了一脚,短短几行句子就把他们那自恋的、看不起好莱坞电影以及弄不清状况的浪漫性格表露无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