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 (第4/4页)
千人马救援大凌河城导致被建奴轻轻松松吃掉的添油战术没有出现,现在这些兵力已经跟张春的援辽人马合兵一处,总兵力达到五万出头。 大战在即,此时辽东的大明高层颇为怪异,督师辽东的太傅孙承宗远在山海关没有任何动作,辽东巡抚邱禾嘉呆在锦州不肯离开,统帅五万余大军的居然是一个兵备道。 孙承宗是一代人杰,是个气节长存的民族英雄,人人敬仰! 但是历史上的大凌河城之战他理应承担责任,因为他是督师、是太傅、是辽东经略,而且名望高,在辽东乃是一言九鼎般的存在。 骄兵悍将的辽镇人马他指挥得动,连如祖大寿那样的投机小人都服从孙承宗的命令修建大凌河城,驻防这个辽东最前沿的城池就可见一斑。 可是当红歹是御驾亲征,大凌河城危在旦夕之时,孙承宗在干嘛?历史上的记载含糊其辞。有可能是修史书的人讳莫如深,不愿意过多指责孙承宗黔驴技穷罢了。 大凌河之战最后以援军全军覆没祖大寿吃光了一万几千民夫献城投降建奴告终。 此战明军合计损失精锐边军六七万,损失民夫一万五千,损失战马、铠甲不计其数,丢了鸟铳、抬枪、大炮若干,本来就已经难以为继的国力遭受如此损失更加雪上加霜。 大凌河城之战以事实证明孙承宗根本不是红歹是的对手,碉堡塔攻战术乃是一厢情愿劳民伤财。实在闲得疼的明末汉之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