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_第13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第2/3页)

里的一小件。

    所有人都知道,在两宫太后和宣室殿表态前,真正的暴风雨还没来呢!

    而被所有学派集火攻击的儒家也陷入相当郁闷的境遇,甚至都无暇庆祝他们在科举里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大胜。

    进士及第里,儒家的文党和颜异分别是状元和探花。进士出身里,儒家也有三人入榜。

    而到人数最多的同进士里,儒家的数量便占了入榜者的三分之二,剩下的被法家和黄老家,以及几个学杂家的勋贵平分。

    此榜一出,可不是在关中的文化圈里捅了马蜂窝,别说是参与科举的学生们受不了,就连各派的巨头,官员都分分行动起来,拐着弯地给两宫太后——尤其是窦太后上眼药,顺带去挖儒家的黑历史。说什么也要把儒家的大胜局给打成残局。

    虽说科举的名头是给太zigong选官员,可是皇帝登基多年,很多机构也面临着青黄不接又等不及举孝廉的困境,自然想借科举的便利换波新血。所以这史上第一场科举的奖励措施异常丰厚,至少能保入榜者人人做官。

    这也是在政坛上话语权最大的黄老学和法家的反应那么大的主要原因。

    道统之争加上权利之争。

    别说是复起不到二十年的法家,就连送走四任皇帝的黄老家都不敢松懈,立刻收起与世无争的样子,开始跟法家乃至墨家合作给儒家泼脏水。

    说来也是讽刺,在科举开始前,不少儒家子弟都对刘氏有偏见,觉得他们不敬读书人,肯定会在科举时给儒家疯狂使绊子。

    毕竟在科举开始前,刘瑞又是多用小众博士命题,又是请北平侯世子张奉担任考官就已经说明他对儒家的不待见。

    可是等科举的结果公之于众后,儒家惊觉他们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