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1_第363章 双颊晕朝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双颊晕朝霞 (第2/4页)

00元的购物卡,笑眼盈盈的望着自己的男朋友,“陈斯闻,家里床单买条新的吧。”

    陈斯闻无奈的笑着点头,家里又不是缺钱,不过赞助商给得,金额也不大,也不好推辞。

    这样的购物卡,果核公司赞助出去了不过几百张,花费得其实并不多,效果却是还不错的。

    学生们纷纷在议论着,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歌曲。

    华国风?

    民谣?

    自从2000年,周杰伦的《娘子》问世以后,华语乐坛开始了华国风音乐的讨论。

    那个年代的华语歌很敢写,很会写,各种元素随手拈来,音乐理想主义泛滥。近几年的流行乐总体上越来越商业化,从写到唱真性情少了,怎么可能让人还正中下怀,念念不忘?

    其实,《娘子》对传统音乐的冲击,远超过《东风破》。

    《娘子》——这首严重被低估而非过誉的神曲,是杰伦的最高水准之一。

    但并不是说这首歌冷门,恰恰相反,这歌在当年横空出世,一致好评很惊艳。

    高晓松说:华语乐坛共一石,娘子独占八斗,黑色幽默一斗,其余一斗平分。

    李宗盛说:这是第一首真正做到中西合璧的流行歌曲,简直就是天才之作。

    娘子这首歌,仿佛是一坛被女子深埋在江南的老酒,时过境迁后被掘出,喝下后顺着味蕾与食道,是一路的沧桑和荒凉。

    这才是周杰伦最早的华国风歌曲,用偏爵士风格作出了一首华国风歌曲,也是一首没有运用任何华国乐器的华国风。

    你说间奏像琵琶?

    对,但那是用吉他弹出来的。

    也正因为是这一点,《娘子》才没有被认定为华国风音乐的开山之作。

    一直要等到2003年《东风破》的出现,华国风才会被正式的确定为一个流派。

    华国风歌曲,即在歌曲中加入华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

    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编曲上大量运用华国乐器:如古筝、箫、琵琶、笛子等。

    甚至在音乐界,当时是提出了‘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标准。

    但是在确定‘三古三新’标准之前,人们对华国风元素的概念,却是十分包容的。

    或者说,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是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于是,原本吴楚之担心的歌曲发布后,人们对歌词的攻讦,压根儿就没出现。

    反而一些音乐人和乐评家,将这首歌和周杰伦、方文山刚发布的《刀马旦》拿来相提并论,都是在当今乐坛足够另类的存在。

    吹捧声四起,不少音乐人甚至第一时间表示,想向小吴总约歌。

    当然,其实,这也是因为吴楚之不是某粥那个独立音乐人,而是一个企业家。

    看在钱的份上,人们对于这样的业余选手,很是包容。

    只要不触发404,都行。

    相比起学生们在纠结吴楚之这首歌到底算什么,校园外更多的人则在猜测,这宣传曲宣传的是什么。

    什么东西也没有啊!

    这也不是什么公益歌曲啊!

    校园内的学生们倒是大概明白,从考试台历上面的宣传文案看出,果核的新产品是台式机电脑。

    毕竟文案上面已经写的清清楚楚。

    只是他们疑惑的是,果核的口气为什么这么大。

    敢号称‘重新定义个人计算机’,甚至宣称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他吴楚之凭什么敢?

    难道他家的计算机是三个显示屏,两个机箱?还是键盘鼠标可以变形?

    我们买电脑不是买电脑,那买的是什么?

    是种子吗?

    咦?

    一些比较猥琐的男生们开始嘀咕起来,别说,还真有可能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