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九十六章 笔墨纸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笔墨纸砚 (第6/6页)

享福心里这么想着,肩头却是被人拍了一拍,原来是虞昶。

    “贤婿,想什么呢!”

    “哦,就是一些关于笔墨纸砚的事情,回头跟您细聊。”孙享福回了神道。

    “笔墨纸砚?家里倒是有不少,你若是喜欢,可以拿些去。”

    虞家乃书法世家,自然不不缺这种东西的,不过既然提到了,孙享福也便顺便问道,“岳父可知我大唐何处盛产这些东西?”

    “这还用问?墨出河北,纸出蜀中,砚出岭南,笔则是四处都可以造,不过关中产量最多。”虞昶理所当然道。

    难怪贵了,除了笔以外,墨纸砚这三样几乎来自大唐不同的四个方向,以这个时期的运输成本之大,能便宜才怪。

    然之后,孙享福便就这几样东西深入的请教了虞昶,这几样东西之所以集中在几地生产,还是因为技术的原因,除了东晋时期就已流行的缠纸制笔法,墨,纸,砚这三样几乎很难在别的地方大批量制造。

    首先是墨丸的开采问题,至今也就发现了河北上谷郡一处大型的天然露天采墨场。其次就是纸的问题,现下造的纸,用来作画印书的,主要以麻纸为主,而大唐只有蜀中的麻产量最大,是以,大批量造纸,只能在蜀中进行。

    再就是砚,这东西要求很高,用普通石头制作出来的,被墨丸一磨,就有碎石灰掺入墨中,不仅字写出来会变色,墨干之后,碎石渣会从纸或者竹简上脱落,字就根本没法看了,所以,读书人都想得一块好砚,这好砚,则大多出自岭南瑞州,不说制作,从岭南到长安几千里的路程,光运费就吓死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