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节 (第5/8页)
名字提升士气,同时也是威慑对方。 但大多数时候起到的作用都只是提升己方士气,告诉手下人,你们的主将还活着,别怕,给我玩命的杀,真正能恫吓对方军士的名字是少之又少。 即便赵云萧关一战大展声威,对于敌方士气能起到真正打压作用的,也只是曹军。 袁军的话,更害怕吕布。 严格的说来,天下诸侯的兵马都更害怕在战场上遇上人中吕布。 偏偏是他压根不需要像其他武将那样跑到哪里喊到哪里,一杆方天画戟,一匹比寻常战马大上一号的赤兔马,紫金盔、兽面铠,加上标志性的一袭西川百花大红袍披风,压根不需要浪费力气喊自己的名字对方就知道吕布来了。 赵云这种带着骑兵一路贯穿冲阵的打法,更多的是仰仗自己的个人武艺,有自信可以全身而退,甚至是来去自如。 师兄张绣并没有选择这么莽的打法,骑兵都被他分为了十部,除了自己领了一部开路外,其他九部皆由百夫长率领,呈扇形辐射冲击,主打在最短时间内给与袁军最大的压力。 这样一来,身后的步卒推进速度就会大大提升。 而魏越和甘宁则更像两头小老虎,一个是在彭城躺了半年养伤,一个是羡慕赵云萧关显威的水匪,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了,钢枪与双戟推进的速度,竟然丝毫不亚于赵云那一队。 如果从整个袁营上空俯瞰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张绣、赵云和魏越三组人的推进算是占了优势,但远远谈不上摧枯拉朽的。 毕竟三路大军是有备而战,端的是且战且退,但凭借着人数优势,而提前准备好的,绊马索、弓弩阵,也让三路骑兵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