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_第六百五十四、大鱼上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四、大鱼上钩 (第4/7页)

,要给他们有住宿、有衣穿、能够吃得饱,还要保证那么童子每个能够上学读书。钱从哪里来,就从毛衣得来。”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个已经不是小康,而是大同。”梅守听到这里,不禁出口插话,赞同不已,“西县难道要做到大同吗?”

    “然也,大同一直是小圣人的追求目标,目前已经基本上在金堂县、昌元县等地实现了。小圣人当然在西县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胡人突然送来五万老弱病残,于是想出这个法子出来。”刘明全语气虽然平淡,但是其自豪之感人人都能够听得出来。

    听到此话,所有之人,包括梅守都郑重向着西县一礼。

    大同是什么,乃是每个读书人毕生奋斗目标。

    可是大同太难了,大宋以前做了许多努力,最多也是达到部分达到小康而已。

    毕竟,大宋以前官员虽然富裕,但是基层老百姓税赋极重。

    他们只能说是在风调雨顺之年除去税赋勉强养家糊口,但是遇到天灾人祸就到处逃难。

    如果老百姓已经达到小康社会,怎么会出现方腊、宋江、王小波等人起义。

    万万没有料到,大宋读书人一直追求的大同社会,就要在西县等地实现了。

    但是肖化东偏偏有些不服气,吞吞吐吐之后突然说道:“小圣人把他们养起来,难道不是在养懒人吗?”

    “非也,非也。”刘明全摇摇头,“这些毛衣正是那些妇襦手工纺织的,她们依靠自己的手脚养活自己及家人。”

    “可惜还是太贵了。”肖化东还是想压压价格。

    刘明全把价格进行比较:“这个还贵?胡人购买可是一贯提货卡,相当于二两银子。听到销售到西域的胡人,一两黄金也有人原来购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