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章、烂尾工程 (第6/7页)
、渔田之饶”,并以其“铁矿、好稻田”,“故盛养生之饶”,富甲一方。 毕竟威州不远之处乃是蛮荒之地,哪里有天府之国的成都舒服。 更重要的是,当时成都有些地方荒无人烟,荒废的耕地到处都是。 在赵平的提议之下,成都为了吸引外地人口,发布许多有利政策,吸引了包括谢家等人搬迁。 整个谢家也有一百多人,来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彻底大搬迁。 果然朝廷有人做官就是不一样,在苏寒青的直接过问之下,他们谢家每人分到十亩上等好田。 不但如此,他们还得到苏寒青的格外优惠,以极低价格购买了广都县几百亩上等好田。 他们分配的良田加购买的良田数量不少,加起来达到千余亩。 自此,广都县也多了一个耕读世家,谢家也。 好事连连,谢家脸面极大,竟然承接了二十里路的驰道,是陈家这个主簿的四倍。 修路建桥不但是一件积善积德之事,同时也有丰富油水可得。 现在谢家的族长乃是谢方伯,他乃是当朝丞相谢方叔的大哥。 他不过五十七岁,头发有少许花白。 他骨胳粗壮,身材高大。 显然全不是那种修长体型,但是高于熟读读书的缘故,脸上依然温文儒雅。 他召集族人,扫视一眼说道:“诸位,如果修好了,这是一件流芳百世的善事,但是如果没有修好,则是遗臭万年。” 在场众人一惊,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样,此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确实,驰道乃是万民路,修好是一件积善积德之事,没有修好则是大jianian大恶之事。”副族长谢方季跟着强调。 他们谢家有了千亩良田,又在朝廷有人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