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金堂改革(三) (第3/6页)
经义与诗词,而且还要解决具体问题,还要写出公文。 同样也有糊名,想做假也无法做假。 张能的兄弟前面两题都问题不大,但是第三题就卡壳,第三题不能答出,第四题就自然不能将就。 而张能作为家里长子,自然遇到两家由于水源纠纷的事情,也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 他提出根据两家田土面积大小来灌溉,应该是一个让双方比较满意的方案。 张能出来之后,不但发现自己的兄弟一脸沮丧,而且许多考生也都是同样一脸沮丧。 大部分都是由于在第三题遇到拦路虎,导致第四题回答难以满意。 四天之后,金堂县红榜公布上榜笔试成绩,一共是八百名; 其中张能名列第一;第二名是西县来一名考生,叫唐哭;第三名是昌元县的一名考生,叫程亮。 张能的三个兄弟有一个落榜。 他并没有沮丧的缘故,因为《大宋中华报》又刊登招聘的公告。 赵氏的十多个作坊也要招聘大量的文书,俸禄与金堂县秀才差不多,也是同样有医疗住房养老保险,让人猜测这个制度是否出自两样一人手里。 让张氏兄弟高兴的是,虽然有一个没有考上秀才,但是这次成绩也是赵氏作坊招聘的重要凭据。 就是说虽然只是一次考试,却有两次效果。 只是凑巧的是,赵氏作坊同样也有面试,这个请人们更加感到好奇与高兴。 三日之后,世人瞩目的金堂县的秀才面试也正式开始。 面试考官有主簿赵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