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3节 (第2/6页)
干劲十足。 谢映之介绍的工作推进主要是以下三点: 其一,北伐物资筹备方面。 此番计划兴兵三十余万,其中第一批御寒的棉服五万套由盛京商会制作,五万套由江南商会赶制。 计划第一批御寒物资在初夏前完工,这样能轮上第二批棉服的生产周期,争取在九月前,完成三十万大军的御寒装备。 但还有个问题,兴兵三十万,库存的棉花是不够用的。而且东北严寒,北宫达军队除了棉服外,还有羊毛兽皮等抵御风雪的保暖物品。 对此萧暥提出,可以搜集民间的鸭毛鹅毛。 “这有何用?”秦羽懵了。 魏西陵也疑惑地看向他。 “可是做成羽绒?”谢映之默契地一笑。 羽绒?众人俱是一愣。 魏瑄犹疑道:“莫非是用鸭毛鹅绒代替棉麻?” 谢映之颔首,“但如何除虫祛味尚需想想。” 萧暥道,“还要防止羽绒渗漏。” 谢映之道,“这倒不难,褚庆子之前研制防风布料时,制成了一种密织之布,也许可用。” 萧暥一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至于鸭过拔毛的事就交给云越了。 但还有一个困难。 “民间搜集鸭毛鹅绒数量有限。”魏西陵道。 这句话说到了要害上。 这是古代,没有大型的养殖基地,能制成百余套羽绒服都很不容易了。所以这羽绒服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试一试,要解决根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