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天下第一哲学》(六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第一哲学》(六十四) (第5/6页)

》(即所谓三圣、三古创作的一部易经)。由此后人又对《易经》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阐述(均是从今本《周易》里那套所谓的“卦符号”和《易传》“象数”及“巫理”学说中生发出新学说),产生出了浩如烟海的“易学”(《易经》之学术)文章,自此把《易经》说得再也使人弄不懂的一部“天书”了。

    而现代一些人单把今本《周易》(即数字爻式的《周易》)认为是《易经》,并认为今本《周易》里的卦符号和卦辞,共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为经文内容,以区别于《易传》。事实上这种认为是错误的,也混淆了《周易》与《易经》,也混淆了《周易》与“易学”。帝制时代至今天,传统“易学”是对《易经》(今本《周易》加《十翼》)的学术研究,而不单是对今本《周易》的学术研究。故不能把《易经》之称,错认为是单指今本《周易》里的六十四卦爻辞内容。

    《周易》更不等同于“易学”,通俗的说“易学”是对《易经》学术研究,但帝制时期是对今本《周易》与《易传》所作的阐释而发展起来的“经学”。

    帝制里对《易经》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思想的演变,被认为形成了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两大流派。

    因受其《易传》里的八卦象数、阴阳爻位及河图洛书说法影响,并以今本《周易》为蓝本,着重从卦符号和数字爻位赋予的阴阳奇偶之数和卦爻象以及六十四卦里每卦赋予的"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说今本《周易》和生发《易传》的神秘及占卜学说,称为象数之学,以"象数"而阐发《易经》学术的人们,被称为"象数学派"。

    以《易传》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