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六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易学评论》(六十三) (第8/8页)

的援史证《周易》的史事易学。

    还有南宋朱震(1072-1138)继汉象数释《周易》的易学,其《汉上易传》是集象数易学之大成之作,企图恢复汉象数易学。朱震以阴阳、刚柔、卦象、爻数、爻位、月建、卦气、卦变、互体、飞伏、方位、纳甲等去解说今本《周易》。其推波助澜象数易学的后世发展,越来越偏离了《周易》之学术思想。

    总之,宋代"易学"是个空前绝后时期,并且"易学"又是个迥然相异,有义理易学、象数易学、筮术易学,实属"易学"奇观。

    宋代"易学"上,是李觏开言"圣人作易,本以教人"的理性之声者;宋代"易学"上的明智而勇者欧阳修,始疑《易传》非孔子所言;宋代"易学"上最高成就者唯程颐,程颐是义理释《周易》的代表;宋代"易学"上的倒退者朱震,朱震是象数释《周易》的代表;宋代最大的巫术者邵雍,邵雍是筮术(算卦)泛滥者代表。唯朱熹以筮术注释《周易》者,又是个欺师灭祖者。欺负他的师爷程颐的义理《周易》之说,忘记《易传》里的《彖》、《象》义理释《周易》的方法。把《周易》注释成占卜说,并著述教人筮术(算卦)之法,其"易学"走向反动。

    可到了明初官学《五经大全》中有《周易大全》,合《程传》与《本义》,唯程颐与朱熹易学独尊。不知帝制里如何把义理《易》与筮术《易》,本是性质、门派水火不相容而容合一块,让帝制的学子们去学习,考取功名官位,岂能如何分辨事非呢?水火不容两"易学",岂不成了既是黑,又是白;既是白,又是黑,岂不让学子们越学越糊涂呢?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