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天下第一哲学》(六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天下第一哲学》(六十一) (第5/5页)

在泽上,外实内虚,皆舟楫之象。至信可感豚鱼,涉险难,而不可以失其贞。故占者能致豚鱼之应,则吉而利涉大川,又必利于贞也。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当中孚之初,上应六四,能度其可信而信之,则吉。复有他焉,则失其所以度之之正,而不得其所安矣。戒占者之辞也。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九二,中孚之实,而九五亦以中孚之实应之,故有鹤鸣子和、我爵尔靡之象。鹤在阴,谓九居二。好爵,谓得中。靡与縻同。言懿德人之所好,故好爵虽我之所独有,而彼亦系恋之也。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敌,谓上九,信之穷者。六三,阴柔不中正,以居说极,而与之为应,故不能自主。而其象如此。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六四,居阴得正,位近于君,为月几望之象。马匹,谓初与己为匹,四乃绝之,而上以信于五,故为马匹亡之象。占者如是,则无咎也。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九五,刚健中正,中孚之实,而居尊位,为孚之主者也。下应九二,与之同德,故其象占如此。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居信之极,而不知变,虽得其贞,亦凶道也。故其象占如此。鸡曰翰音,乃《巽》之象。居《巽》之极,为登于天。鸡非登天之物,而欲登天,信非所信,而不知变,亦犹是也。

    看朱熹不伦不类这说法,即"理不理、筮不筮"的妄说,与《周易·中孚》的本义有半点关系吗?可朱熹撰写的《周易本义》却成了元、明、清帝制里科举考试教习蓝本。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